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 第26章 老四竟然被称为大帝?(2/4)

    “但神奇的是,永乐一朝,每年仍然可以征收高达3100万石的粮税和2000多万匹的绢纱,并没有发生几起农民起义。”

    朱元璋一听,更加震惊。

    在洪武一朝,朝廷每年最多也只能征收粮税2900万石。

    经历了四年的靖难之役,干了这么多耗费国力的事儿,永乐朝竟然税收还能大大增加。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老四难道挖到一座金山了?”

    朱雄英哈哈大笑。

    “要说四叔挖到一座金山,也可以这样理解。”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有两百多艘各型船只,士兵两万七千多人,携带大量的货物,与西洋各国进行海外贸易。”

    “除了宣扬国威之外,给朝廷带来了近千万两的白银和二三十万两黄金的巨额收入,这才维持了帝国庞大的开支。”

    此话一出,顿时让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瞠目结舌。

    朱元璋完全不敢相信,疑惑地问:

    “雄英,海外蛮夷,很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跟他们做买卖,能有什么利润?”

    朱雄英笑了笑,拿起旁边的茶碗说:

    “皇爷爷,您知道这样一个茶碗,在西洋可以卖多少钱吗?”

    朱元璋瞥了一眼。

    “最多几贯钱而已,还能卖多少?”

    朱雄英笑道:

    “就算是普通的瓷器,卖一百两银子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像这种官窑出品的,至少得三百两银子一个。”

    “什么?三百两银子?这怎么可能?”

    这再一次颠覆了朱元璋的认知。

    “成本才几十文铜钱而已,竟然能卖几百两银子?竟然如此暴利?”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说:

    “我们不仅仅卖大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物品给西洋各国,还有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我们以胡椒为例,西洋各国的胡椒价格相差非常大,在苏门答腊花一两银子买入一百斤胡椒,船队到三佛齐,就可以卖二两黄金。”

    朱元璋刚刚听了瓷器的巨大价差,对这个胡椒的价差也就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