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云集文武百官。皇帝特意召开大朝会,要对宋墨寒和林棠梨进行重赏。
\"宋墨寒、林棠梨夫妇二人,为我大齐立下汗马功劳。\"皇帝威严的声音传遍大殿,\"不仅安内平外,更是造福百姓。今日朕要重赏二人。\"
众臣噤声,等待圣旨。
\"宋墨寒身为兵部尚书,不仅料敌先机,更能为国分忧。\"皇帝说,\"朕特加封为太师,并赐"安邦"之号。从此位列三公,辅佐朝政。\"
\"臣叩谢圣恩!\"宋墨寒拜倒。
\"林棠梨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创办医学院,开设医馆,使天下百姓都能享医用药。\"皇帝继续道,\"朕特封为太医令,赐号"济世",并加封一品诰命夫人。\"
\"臣女叩谢圣恩!\"林棠梨激动地叩首。
\"陛下英明!\"百官齐声称赞。
皇帝接着说:\"朕还有旨意。从今日起,将上林苑改为医学府,由林卿主持。专门培养医者,造福天下。\"
林棠梨再次叩首:\"臣女定当不负圣恩。\"
\"朕相信你。\"皇帝说,\"这些年,你们夫妻为朝廷做了太多事。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康,正是你们的功劳。\"
正说着,太子也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
\"太子来得正好。\"皇帝说,\"医学府的事,你也要关注。这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福祉。\"
\"是。\"太子转向林棠梨,\"林大夫这些年辛苦了。\"
\"殿下言重了。\"林棠梨说,\"这都是臣女应做的。\"
这时,又有奏报传来:各地都在庆祝医馆开设周年,百姓们纷纷上书称颂。
\"瞧瞧。\"皇帝欣慰地说,\"这就是最好的褒奖。百姓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陛下说得是。\"户部尚书出列,\"臣以为,医学府的规模还可以扩大。让更多人受益。\"
\"正该如此。\"皇帝说,\"林卿,你觉得如何?\"
\"回陛下。\"林棠梨说,\"臣女正有此意。准备在各州府设立分院,让更多人能学到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