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子便是其中之一。
他自幼喜爱诗词歌赋,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父亲却一心想让他走仕途之路。
“逆子!你不好好读书,去学那些下九流的东西作甚!”张父得知儿子报名学习皮影戏后,勃然大怒,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父亲,孩儿并非不务正业,只是想学习一门技艺,传承老祖宗的文化。”张学子据理力争,语气坚定。
“技艺?能当饭吃吗?能光宗耀祖吗?”张父怒斥道,“你看看王爷身边那些谋士武将,哪个不是饱读诗书,精通政事?你跟着王爷,就该学他们!”
张学子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父亲,“父亲,王爷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孩儿想走自己的路。”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张父一人在书房中怒火中烧。
张学子的坚持,激励了其他学生。
课堂上,学生们认真聆听赵老艺人讲解皮影戏的历史,学习制作皮影,操纵技巧。
卫渊不时在课堂上穿梭,观察着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苏姑娘也在民间艺术工坊里忙碌着。
她教孩子们剪纸、捏面人、编中国结,灵巧的双手仿佛在变魔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在她的手中诞生。
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充满欢声笑语。
卫渊来到工坊,静静地站在门口,看着苏姑娘认真教学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
苏姑娘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四目相对,两人相视一笑。
工坊里弥漫着温馨的氛围,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王爷,您来了。”苏姑娘迎上前,脸上带着一丝羞涩的笑容。
卫渊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剪纸上,“这是……”
“这是我新设计的……”苏姑娘还没说完,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周工匠满头大汗地跑进来,神色焦急,“王爷,不好了……”周工匠急匆匆奔至卫渊面前,抹了一把额头的汗,语气焦急:“王爷,不好了!城南那座古戏台,眼瞅着就要修缮完成了,可……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