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原本就对卫渊不满的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对卫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这些议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卫渊自然知道赵王爷等人的举动,但他并不在意。他知道,流言蜚语终究只是流言蜚语,只要他的计划能够成功,一切质疑都将不攻自破。
为了迷惑皇帝的密探,卫渊开始在京都郊外的庄园里大办诗会、宴会等娱乐活动,装作一副不再关心建国之事,只顾享乐的样子。他邀请各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来参加,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好不热闹。
沈统领看着卫渊这番举动,心中不禁有些担忧,“世子,您这样做,会不会……”
卫渊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沈统领,好戏,才刚刚开始呢……”他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起身走向门外,夜色笼罩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而神秘。“备马,去庄子。”
京都郊外,卫渊的庄园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衣香鬓影间,文人墨客吟诗作对,达官显贵觥筹交错,一派热闹景象。卫渊身着锦袍,谈笑风生,俨然一副沉迷享乐的纨绔子弟模样。然而,在这繁华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暗流涌动。
赵王爷一系的保守势力岂会轻易放过卫渊?他们派来的几个“文人雅士”混迹在宾客之中,伺机而动。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摇着折扇,阴阳怪气地吟道:“听闻世子雄才大略,欲建新朝,如今怎的只顾享乐,莫非是……放弃了?”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卫渊,等着看他如何应对。卫渊却只是微微一笑,举杯道:“先生此言差矣,建国乃千秋伟业,岂能一蹴而就?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今我正广纳贤才,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自然会再展宏图。”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建国计划,反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深谋远虑的形象。那男子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卫渊身边一位武将打扮的壮汉瞪了一眼,顿时噤若寒蝉。
宴会进行到一半,又有人跳出来挑衅。一个自称精通兵法的书生,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傲慢地说道:“世子,您这地图上的山川河流,似乎标注有误啊!”
卫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