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从进入村子,警报就没有响过,这就说明那人不在五百米内。
根据于笠发来的资格者实时定位——白山茶和耐冬走出酒店,走在小镇的开阔处,看向镇子背后的大山——资格者就在山上。
于笠告诉她,从于笠有资格获得这人的定位时,那人就没有大幅移动,所以说明起码在第二轮测试前,那人都没有下过山。
这一点,白山茶也从迷迷糊糊的村民口中问出。
村子不大,来回走一圈也就一个多小时。
情况和来时一样,这里的人生活节奏慢,反应也慢,看起来有些迷糊。凡是走路带风的,都是游客,对着一个建筑,就开始拍摄。
但是像大学生的背包客更多,毕竟来美地,自然是攀岩爬山为主。
这里信号很糟糕,不过能勉强连接上。村子落后到淳朴的地步,除了游客,几乎没有人使用电子产品,光是发呆就足够有趣了。
白山茶问到的信息不多,毕竟村民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回答,但她大概总结出那个资格者的信息。
对方是个单身女士,大概四十来岁,拥有一个迷你酒馆。她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聊骚,撩完村里的所有男性,觉得没有趣味,就偷偷买来通讯器,忍耐着微弱的信号,也要装作十八岁少女,和网上的俊男帅哥聊天。
村里人指了指耳朵,说她是村里唯一不服从管教,用通讯器的人。
白山茶不由疑惑,如果没有通讯器,平时他们怎么交流呢?
村里人跺了跺脚,拍了拍耳朵,表示有脚有嘴,交流很方便。他们很少出村,家人朋友都在村里,没有用通讯器的必要。
至于那位资格者从上个月月末,就带着大包小包上了山,再也没有下来过。
山上有村舍,也有旅馆,村里人补充道。
既然如此,能待一个月也不是问题。
见问不出更多,白山茶就和耐冬回到酒店,此时天色渐晚,酒店灯光亮起,到晚饭时间了。
白山茶回去的比较晚,那几个大学生已经吃完饭,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聊天。
他们叫住白山茶和耐冬。
“我们明天上山,要一起吗?”之前在门口的一米九女子率先开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