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成国公一方胜算更大。更何况北方尚有满清鞑子虎视眈眈,如今大靖朝新立,内部局势错综复杂。在重重权衡与内心纠结的拉扯下,他决定暗中投靠成国公朱能。
两日后,朱十一依约而至。刘振整了整衣冠,神色凝重地将自己的决定告知对方:“朱兄,我已思量清楚。念及国公爷昔日恩情,又思及当下局势,我愿追随国公爷,为恢复大明江山尽一份心力。但你需转告国公爷,京营之中情况复杂,我不可贸然行事,需从长计议,逐步拉拢可信任之人,待时机成熟,方可举事。”
朱十一听闻,面露喜色,连忙抱拳行礼:“刘将军深明大义,国公爷得知必定欣喜万分。将军所言极是,一切但凭将军安排,小的这就回去复命。”说罢,匆匆离去。
刘振望着朱十一远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自己已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危险的道路,一旦踏上,便再难回头。
朱十一快暗中潜回成国公府,径直奔向书房,见到朱能后,急忙行礼,兴奋地说道:“国公爷,大喜啊!刘将军已决定暗中投靠咱们。”
朱能原本正坐在书桌后,眉头紧锁地思索着起事的各项事宜,听到朱十一的话,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当真?他可是京营参将,若得他相助,我等大事可期。”
朱十一连忙点头,将与刘振见面的详细情形一五一十地禀报:“国公爷,刘将军起初确有诸多顾虑,毕竟林凡宇新朝初立,亦有几分气象。但经我多番劝说,又念及国公爷昔日的大恩大德,且权衡当下局势,认为我大明尚有半壁江山,而北方满清又可成为牵制林凡宇的一股力量,最终决定追随国公爷。只是他也提及京营内部复杂,不可操之过急,需慢慢拉拢人心,待时机成熟才好举事,一切皆听从将军安排。”
朱能微微点头,来回踱步,片刻后说道:“刘振所言甚是,京营乃重中之重,不可轻举妄动。他既有此等心思,本公便信他一回。你且传令下去,让其他参与起事之人知晓此事,日后与刘振将军多多配合。但也要告诫他们,切不可走漏风声,如今我们尚在暗处,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是,国公爷。小的这就去办。”朱十一领命退下。
朱能重新坐回书桌后,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