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有误。”
“二位爱卿,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务必要将朕之旨意传达至每一位参与筹备之人,使恩科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朕期待着能在十一月初一,看到一场盛大的恩科会试,为我大靖朝选拔出熠熠生辉之英才,开启大靖朝之盛世华章。”
“朕期望此次恩科能为大靖朝注入全新活力,成为新朝走向盛世之重要契机。诸爱卿当齐心协力,不负朕之重托,若有懈怠推诿者,朕定严惩不贷。”
苏景澄与王永吉齐声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当殚精竭虑,不辱使命,全力筹备恩科事宜,确保万无一失,以报陛下隆恩。”
“诸位爱卿,回去吧。”
几人行礼后,退出了乾清宫,苏景澄在前,脚步匆匆,王永吉紧随其后,神色凝重。阳光洒在宫殿的金砖地面上,映出他们长长的影子。
行至内阁首辅值房门口,王永吉微微侧身,苏景澄先行入内。待苏景澄踏入,他才紧跟其后,轻轻关上房门。
进屋后,苏景澄径直的走到了主桌的椅子旁坐下,王永吉行礼后,待苏景澄点头示意后,找了一把侧椅坐下。
王永吉首先开口,恭敬地说道:“苏辅大人,陛下既已将恩科筹备重任委于你我,时间紧迫,不容有缓。依下官之见,当务之急似应先确定恩科的规制细则,此乃整个恩科之根基所在,唯有先将这些厘定清晰,礼部也可据此更好地筹备考场布置与相关礼仪流程。首辅意下如何?”
苏景澄微微颔首,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回应道:“王尚书所言甚是。这考试科目,陛下已有明示,除传统经史子集外,还需着重考查时政策论、军政边防等实务。你我需召集朝中饱学之士与能臣干吏共同研讨,精心拟定,最后承于圣上,请圣上定夺。”
“还有考场之事确为关键,你可先派人详细勘察贡院现有规模与设施状况,同时与工部沟通,了解扩建所需人力、物力与时间。最重要的事,恩科消息的传扬也不可忽视,需让天下士子尽早知晓,以便他们充分准备。”
王永吉连忙应道:“下官明白,下官会即刻安排礼部官员撰写恩科诏文,详述考试相关事宜,通过驿站加急送往各州府,由当地官府张贴于城门口、学宫等地,同时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