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解了这些动物的特征、习性以及攻击方式。
“比如毒蛇,它们通常在草丛、石缝等隐蔽处出没,当受到惊吓或威胁时,会迅速发起攻击,其毒液具有强烈的毒性,一旦被咬伤,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教官一边说,一边展示了一些毒蛇的照片,让我们对它们的外观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接着,教官又讲述了如何避免遭遇这些危险动物的攻击。
“在野外行走时,要尽量避开草丛密集、洞穴较多的地方,可以用木棍等工具探路,提前发出声响,以吓走可能藏匿的动物。如果不幸遇到动物攻击,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逃跑,根据不同的动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教官强调道。
然后,教官转向了植物中毒的问题。“野外有许多植物含有毒素,误食或接触这些植物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红肿等。因此,在野外采集食物或接触植物时,一定要谨慎辨别,避免误食或接触有毒植物。”
教官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常见的有毒植物图片,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特征和中毒症状。
“当遇到植物中毒情况时,首先要立即停止接触或食用可疑植物,然后根据中毒症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果是皮肤接触中毒,要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去除残留的毒素;若是误食中毒,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同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教官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了一些简单的急救操作。
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教官将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了实地演练。
在模拟的野外环境中,教官设置了一些动物攻击和植物中毒的场景,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