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车的匡三儿道:“我就在这里等你们,你们也不必着急出来,多逛会儿,别太晚就好。”
锦娘从荷包拿出二十个铜子儿递给他:“劳烦匡三哥等我们,这些钱给您吃些中饭,别饿着了。”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匡三儿摆手。
大家都是一起做活儿的,这锦娘又不是伺候主子们的大丫头,出手还这么大方。
锦娘坚持:“您就收下吧,怎么好让您久等。”
四儿也跟着帮腔:“匡三哥,你就收下吧。”
匡三儿这才不好意思的收下,锦娘则牵着四儿的手,看这里是临汴河的大街,据说沿着这条街过去就是相国寺。相国寺前有一座桥,这桥平整端正,不是以前常见的吊桥或者拱桥。桥的西边看起来商贩颇多,但锦娘怕跑来跑去不记得路了,遂先去相国寺再说。
只是没想到相国寺的门口吃食叫卖声络绎不绝,她对四儿道:“你看你要吃什么?我买给你。”
当街商贩有卖水饭的、爊肉、还有各种小食点心,还有物美价廉的熟食铺,他们卖的鸡鸭鹅兔或者是肚肺、鳝鱼、包子鸡皮、羊杂碎每份通通十五文。
香喷喷的食物刺激她们的味蕾,四儿不敢多要,只说吃一份水饭就行,锦娘一看就知道她替自己心疼钱,主动替她买了一份爊肉,一样木瓜水,她自己则是买了一盘鸡,两份小食,二人吃的肚子都快鼓起来,正好走着进寺。
即便是在现代见惯了商业街的锦娘,也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相国寺的大门卖飞禽、猫、狗之类的动物也就算了,进寺门的第二重和第三重之间,全部拉着彩色的幕帐买日杂,如今正是夏天,铺草席、竹席、屏帐这些床上所用之物,连牙刷子牙粉倒也罢了,甚至连弓箭,马鞍、缰绳也有卖。
锦娘买了一盒牙粉,不过七八文钱,打开一包闻了闻,竟然有薄荷的香味,又细腻,比找管事妈妈们二十文买的一盒质量还好。紧接着,她又买了两挂草席,这是她和四儿一人一床,只有生活上舒适些,才不容易热出病来。
话说四儿没想到锦娘会替她买草席,又是感激不已。
锦娘则笑道:“拿着吧,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
说完,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