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青州府,魏昶君皱眉,眼眸罕见出现担忧。
他压力极大。
历史记载,鞑子入关损失最大一年,为崇祯二年。
两个月时间,十万兵力,六万马匹尽数消失。
赵率教、满桂、王元雅等辽东名将先后折戟沙场。
大明自此一蹶不振。
但事实上,崇祯七年,鞑子二次入关,威胁更大。
山东海防与辽东仅一海之隔。
之前因为孙元化为登莱巡抚,大量在海防上安装火炮,看似暂时平稳。
但现在,问题就在之前一名叛将之上。
孔有德。
此人因为兵马与缙绅生出嫌隙,导致驰援失败,选择叛乱。
山东海防也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大明原本战略为三方布置,山东海防是侧面海路战场核心,既要为辽东明军提供后勤,又要担任斡旋战场之责。
去岁四月,孔有德率官兵、百余战船,大量火炮,归附鞑子。
鞑子再取旅顺,山东防线已经破开一条口子,触目惊心。
现在鞑子在虎视眈眈,山东三府之变也昭然若揭,或许大明也有不少人开始盯上自己。
寒风刺骨。
魏昶君用力搓揉脸颊,眼眸逐渐从迷茫转为坚毅。
眼下还是要先解决大量流民,增加割据之地底蕴。
陕西,山西先经历数年天灾,大旱,蝗灾,之后又有流寇劫掠,官府欺压,瘟疫不断。
如今大批量流民正在南下逃难。
这些区域必经之地,正是山东三府。
另外登州先前那场大水淹没的不仅仅是地主财产,也是海量佃户赖以生存之资。
现在他们必须尽快完成工人转化,培养,解决民生需求的同时,加强山东三府割据之地发展进程。
魏昶君和启蒙部,民部官吏在深夜仍继续讨论。
如何吸纳流民。
如何转化农户至工人。
如何培养工人,完成从思想到生产能力变更。
问题很多,魏昶君一一记录。
如今他疲惫不堪,眼眸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