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的三月末,青石子即将离开返回,战马上寒风刺骨,他眼底依旧赤诚。
如今工业雏形终于有了一点样子。
山林中,占地近六百亩的炼铁作坊开始运作,昼夜不息。
高炉铁水倾倒,炼钢工人忙碌搅拌。
镗床开始大量制造模具,水轮筒不断旋转,带起磅礴力道。
原本完全依靠工匠纯手工制造的火炮,如今初步开始量产。
刘方带着二十多名经验丰富的老铁匠开始巡查,一一对照之前调整参数。
魏昶琅则与十二名青年火器匠人一同研究新式火炮调整。
这边还只是天工院下火器制造,另一边蒙阴城郊也开始修建水利设备。
数千滚筒锻造中,不少女工看着新研发的水利纺纱机,神色惊叹。
相比之前始终依靠人力,速度提升数倍不止。
如今蒙阴纺织作坊终于再度扩增,开始更名蒙阴纺织厂。
每个月开始大批量向青州府周边,乃至南直隶等地大量输出棉纺织产品。
青石子纵马抵达莒州城外,寒风中开始出现新一幕。
昔日罪囚如今都兑换免罪牌,已经增加至一千二百人,纷纷在新开矿场开始挖掘。
此次挖掘赫然是白云岩,石灰岩等各类材料。
一旁监工的周愈才也在不断做人力调整。
昔日对急于打造铁军的里长来说,铁矿开采是第一要务。
但现在,大面积扩增的建筑,炼钢等行业,则开始需要新资源。
这些罪囚很卖力,眼底没有最初的麻木暴虐,也开始期待免罪牌生效那一日。
如今靠着莒州城外各类矿场,工业基础资源开始铺开,逐步向青州府周边延伸。
水力,转筒机械力量,逐步开始代替人力。
破旧道袍洗得很干净,青石子下马,如今官道上天气愈发严寒刺骨。
但他还在看。
他很喜欢看这里发展的景象。
他曾亲眼看着里长如何从一介白身,到掌控三府军政,经济。
现在三府之地的百姓除了在农田劳作之外,还可以从事工匠,商户等各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