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所铸造的半球形炉子,经过几番测试,其中压力很足。
对于铸造帮助,尤其是优化火炮现有条件,帮助很大。
这是魏昶君第二次参与到火器制作,从扩大规模,到各类图纸参与研究,都格外艰难。
尤其是云南铜镍合金打造压力设备,几次失败。
现在终于有了初步雏形。
“炼钢工坊初步成立,现在一个月产量,加上容错,大概可以生产五门大口径火炮。”
魏昶琅痴迷看着,计算。
但他所说的仅仅是材料,不代表可以直接生产五门火炮。
“继续测试,进行首门大口径火炮量产。”
从钢材锻造的新式脱碳量产技术开始。
数百名工匠汇聚,彼时各自负责其中一部。
运输原材料,送走渣滓,灌注搅拌,冷却塑形首批钢材出现,已经过去十天,但高炉开启之后,并未停下,因为会造成炉子损坏堵塞,无法使用。
几批工人日以继夜不断生产。
而取得钢材之后,魏昶君,刘方几人几乎每天都汇聚在生产线上,观察记录各类数据,进行火炮铸造调整。
以往人力铸造火炮所有经验都被推翻,水力机械加工首次出现。
手里拿着已经冰冷的土豆,魏昶君也在看着新一幕。
洛水老道如今前来汇报安化县真龙军,红袍银号发展,也在一边看着。
这是他第三次前来,但内心震撼愈发浓烈。
批量生产火炮,优化射程质量。
几乎可以想象,一旦三府之地拥有海量火炮,尚未交战便开始弹幕席卷,何其可怖!
“砰!”
炸裂声震耳欲聋,魏昶君几人看着第二次试射批量铸造大口径火炮,眼底愈发明亮。
“两里之外,误差小于一丈!”
刘方攥拳,激动怒吼。
这等精准程度,史无前例,威力巨大。
“里长,未来吾等只需要按照固定参数生产,每个月至少能生产五门大口径火炮!”
“未来,也将持续增加产量。”
这一刻,魏昶君寒风中站得笔挺。
红夷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