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窈却连忙说道。“皇兄您可别想一出是一出的,您偶尔跟我们俩一起蹭上一顿也就罢了,若是当真叫御膳房改了去,便是违了祖制了。
这为帝王者,本就不应当叫人瞧出您的喜好。您用的饭菜有那般定例,又有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皆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
您若是这一改呀,怕是用不了多久。从御膳房到御前,所有伺候的人,那脑袋便要从上到下砍上一遍。您呀,可给人留条活路吧。”
皇上皱着眉,听了舒窈这一番话,叹了口气。“如此说来,这最基本的一日三餐,朕过的还不如民间的百姓舒坦。”
进忠此时却笑着说道。“可民间又有谁不羡慕皇上您的锦衣玉食,珍馐佳肴呢?”
皇上听了这话,果然笑着说道。“这身份不同,过的日子自然不同。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难处。这天下人啊,其实都是一样的。”
舒窈一听这话便和进忠对视了一眼,她连忙说道。“皇兄能说出这话来,便足可证明您是个为国爱民的明君呢!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颇有圣祖之风。等午后我可得上奉先殿,跟皇阿玛与皇玛法好好说说去,想必他们俩知道一定高兴的。”
过了一段日子,纯贵妃产下一女。自和敬公主后,宫中再未添过公主,皇上心里高兴,便为四公主起名为璟妍。
这“妍”字有美丽之意,如此便能看出皇上确实对这位公主十分喜欢。
皇上喜欢,舒窈自然就喜欢,她便将内务府刚刚送来的十二对镶嵌了各色宝石的花钗装了一匣子,叫碧霄送到钟粹宫去。
只是纯贵妃产下公主,长春宫便传出和敬公主的话。即便璟妍是这后宫中皇阿玛膝下唯二的女儿,再尊贵也尊贵不过嫡出的公主去。
舒窈听了这话,一笑置之,只奇怪这话到底是谁教她的,公主不公主的,再尊贵又能如何?左右都是要嫁去蒙古和亲的。
到了蒙古后,谁又瞧着你是嫡出的公主还是庶出的公主呢?他们看的,不过是这公主的头衔是固伦还是和硕,身后的嫁妆是否丰厚,皇上是否宠爱罢了。
可自从纯贵妃产下公主后,这京城便久未有雨,眼瞧着一日日的干旱,庄稼缺了水便不能生长,皇上急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