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怎么了,这么爱打。外战内战都打完了,这回开始在街上打。中国人难道有暴力基因?
打架用拳脚打也就罢了,偏偏动刀子,有的用匕首,有的用菜刀,总之,暴力成了当下的主旋律。
我反正不敢惹事,只要见到有人动刀子,我立即跑,我怕对方认错人把我给捅了。
街上打架的都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孩子们,他们身后都有老大。
金陵最厉害的老大有两个,一个姓郎,叫朗仕春。另一个姓杨,叫杨晓军。
这朗仕春开了一家澡堂子,杨晓军开了一个车行,专门卖自行车和手表。咱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倒腾过来的,总之,杨晓军家的自行车质量还是不错,据说是欧洲那边进口过来的。
现在国家鼓励大家搞外贸,毕竟家里啥也没有,要是能用人民币买回来自行车,那还算是本事了。毕竟国家从正规渠道都弄不来。
这个车行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大家现在鼓足了劲攒钱,买自行车,买手表,买缝纫机。
缝纫机咱们国家还会造,但是自行车和手表太难了,根本弄不出来。
一个开澡堂子的,怎么会和卖自行车和手表的总打架呢。
原来是这样的,朗仕春除了开澡堂子,还控制着码头,码头上的工人全是他的手下。现在想在码头干活,必须找朗仕春。
这些自行车都是从码头运回来的,朗仕春看杨晓军赚钱容易,就想在码头收他的过路费。一辆自行车要三块钱,杨晓军不可能同意,干脆就不用码头工人卸货,自己找人卸。但是码头上可不是谁想卸货就卸货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说白了,朗仕春看杨晓军赚钱眼红,想靠着自己的势力压榨出来一点油水。杨晓军根本不给面子,现在每一次到货,都是杨晓军自己组织人去卸货,根本就不用码头上的工人。
就这样,两拨人经常打架,朗仕春的人还在夜里烧了杨晓军的车行。
杨晓军一气之下,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炸药,炸了朗仕春的宅子,幸好那天朗仕春不在家,再加上炸药的威力不大,只是炸死了朗仕春的一个小妾和他的小女儿。
这一下就是血海深仇了,搞得现在的金陵空气里都是血腥味。
官府要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