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家十几口人,省吃俭用的,靠着这几年减税攒下的银钱,买下了这只黄牛,新犁也是找邻村的木工打的,没费多少大钱。
这还是月华帝君想出来的新犁样式呢~
图纸就刊登在宣政台上,依葫芦画瓢的,谁都能做。
如今只靠着他和孙儿们,就能忙活完地里的活。
年长的几个儿子,则是去县城里做工赚钱去了。
眼见着日子马上就要红火起来,他们心中热着呢,哪里忍得了别人破坏。
尤其是他们的盐娘娘。
哪里是那群贼子可以动的!
“生孩子没屁眼的孬种,打不过我们大秦的兵卒,就去欺负咱们盐娘娘,孬种,我呸!”
老汉往地上用力的忒了一口,“别让老汉遇到,不然非得给他们一榔头!”
“阿爷,我也给他们一榔头!”
身后的孙子,高声回应,也学着老汉的样子,忒了一口唾沫,“等孙儿长大了,就去科考当官,把那些反贼都抓起来。”
“好孙儿,有志气,等你爹赚钱回来,就送你去认字。”
农家多淳朴,想得简单,也是最能感受到顶上人善恶的一批人。
谁欺负爱民之人,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相同的对话,还发生在大秦各处的乡间田野上,就连北边的九原郡,南边的百越之地,都有百姓在怒骂那刺客无理,欺负娘娘仁善。
民意沸腾,一时之间,让各地所有有反意的势力都感觉到了胆寒,全部龟缩了起来,不敢冒头。
而除了百姓之外,另一批人,搞出的阵仗,就要大上很多了。
“杀反贼!杀反贼!”
“逆贼恶徒,心怀不轨,天理不容!”
“奸佞之徒,犯上作乱,扰乱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一篇篇新文稿发出,正在备考的学子们,群情激愤,有的当夜就写出响应的文章,传与他们。
还有得相约着聚在一起,咒骂那些贼子。
许多德高望重的学士也都争相表态,与逆贼不共戴天。
各地的学堂夫子们,却又加急出了一些考题,给弟子们练手。
也算是紧跟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