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一次急行的目的地,不在北方,而是那内史郡。
玩的就是一个灯下黑,在巡游队回程的路上,马上就要回到咸阳城的时候,给予秦王最沉重的一击!
烈马奔腾,各人都在向着自己的目的地疾驰。
而,一个个传令官,则带着一道惊天的召令,传达到大秦各地,引得天下皆惊。
人皇昭令——
四海宁,国祚兴,政通人和,朕欲开科举,以揽天下英才,辅弼惠民。
科举者,乃遴选俊彦之要道,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自十月起,开公正公平之科举,选拔贤能,共创太平盛世。凡天下学子,无论出身、男女、籍贯,皆可应考,一展所学。
十月童试,由当地县令监办,通过者为童生,可入郡府应试,参加郡考。
中试者为秀才,获会试资格,免田税,见官不跪,可入大秦学宫深造。
一月会试,由校令与都内令、博士仆射共同督办,在大秦学宫进行。
中试者为举士,可参与殿试,免徭役。其名记录于官员候补名单之上,可入朝堂各部研习、候缺。
三月殿试,由人皇亲测。
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为一科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八十有一,赐“进士出身”;三甲两百,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者,入官署、教谕,赐官身。
二甲者,留任咸阳,赐上谏之本。
一甲者,入翰林院,赐御前行走。
凡有志入朝,心怀万民,才学出众之士,皆可赴考,一展所学。
望各地官府广宣此诏,使天下学子咸知。
一石激起千层浪!
百姓们没听过翰林院,士子贵族们也没有时间去深究朝廷新增翰林院的变动。
因为,他们,都要忙疯了!
有点力气,都用在探听科考的内容去了,哪里还会去管朝廷的变动。
管他增加的是翰林院,还是尚书台,加的越多越好,自家小辈考中了才更有可能留任。
还有自家女娘们,都去考!
哪个考中了都有奖励!都是自家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