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懒,不拘小节,于政道经济丝毫不感兴趣,而诗词歌赋则无师自通,养成了一个风流名士的性情。
辅仁帝对这个儿子是有欣赏之意的,但终究不过是一富贵闲人,所以观察了很多年之后,打消了让他上手朝政的念头。养废了一个儿子,好在还有三个。
自此,三皇子加倍地意气风发,做事出人意表,大祸不犯,小祸不断。
乍一见到三皇子,顾韬晦有一点惊讶,但他喝了点降头酒,又知道三皇子素日的名声,所以也并不周到于礼节。只是简单地挥了一下手,说:“原来是三皇子在这里诗兴大发。”
三皇子不以为忤,反而视为知己良伴,他也有点发浪了,就用手搭着顾韬晦的肩膀,斜睨着眼睛说:“原来是顾大哥,今天菜做得漂亮,尤其是那个炙狤金骨,香嫩多汁,取道天然,大师手笔啊。”
顾韬晦不动声色把肩膀上的手卸掉,然后抱拳说:“能入三皇子法眼,是在下的荣幸,这道炙烤,难在火候,而神狤稀罕,从不曾见,只有摸索瞎烤。所幸未辜负千载难逢的食材,不辱使命。”
顾韬晦左手拎着酒壶,右手握着酒樽,再双手抱拳,姿势很是滑稽。
三皇子也不介意,说:“那还是高人出手,美味可口。”
顾韬晦随口问道:“三皇子为何独辟蹊径,不去席上享受佳肴呢?”
三皇子说:“你是知道我的,最好这口酒,新酿的邛都烧春平时难得喝到,再加上一帮子俗人在耳边聒噪,我一烦,就效仿李太白,与月同饮,加之名花倾城,错过岂不遗憾终身?”
顾韬晦笑着说:“三皇子好雅兴,那我就不打搅了,你开心就好。”
三皇子拦着道:“相请不如偶遇,你我相会于此,正是天意,岂可辜负良辰美景?来来来,你我对影四人,也别有意趣。”
顾韬晦不好便走,于是二人酒友把盏,不论尊卑,倒也其乐融融。
就听三皇子说:“顾兄好手段,哄得我那大哥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顾韬晦装听不懂,和着话音不偏不倚地接着道:“大皇子实在人,有这么多贵客盈门,他这个主人肯定开心,远的不说,连甚少出门的和顺公主也来凑趣,可见其号召力。”
三皇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