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兄不必担忧此事,”于墨笑道:“只要陈兄应了,剩下的便交给在下。”

    要整出去英国公府一家子人难,要整出去一个文人学子,那可就太简单不过了。

    三日之后,陈言信便坐上了去往渤海的船,与他同在船上的,还有几位同样年轻的学子,他们时常在安远楼相聚,彼此竟都是认识的。

    这么多人一起走,彼此也更安心一些。

    英国公府一家人到达渤海之后,在左其星府中歇了几日,便继续赶往赤海。

    左其星在赤海送了廉染一套大宅子。

    不说别的,只英国公为霍景安的借条做见证人这事,便值这一处大宅子了。

    而且廉染与廉渊的工作之所,也是在赤海,全家人经过商量,便决定到赤海扎根了。

    这里的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没有人可以闲等着。廉渊的那份外交大臣的活,如今接待国外使团一定是用不上的,但可以接待从外面来的商人,安排迁移过来的居民。

    如今外面正逢乱世,大燕境内便成了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尽管各地已经加强了管制,能跑出来的人变少了,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

    廉渊有时候都在奇怪,即便燕北与渤海郡已经有许多货物可以卖出去,也有了固定的收益,可是要支撑这么庞大的流民潮,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银子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