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李二陛下闻言沉默了半晌,才艰难开口道:“可是朕也有朕的苦衷……”
“陛下能有什么苦衷呢?”长孙皇后闻言苦笑一声:“无非是您心中最初的那份愧疚,变成了如今的一直愧对——左右宽儿已经与您形同陌路,所以您就不妨将猜忌,将愤恨贯彻到底!可这真的是一个父亲该对儿子有的态度吗?!从前太上皇对您……也没有这样过吧?是,太上皇的确是有过偏心,可是他当初若是跟您一样,那么眼下,或许除了宽儿,咱们家的人,只怕都在九泉之下团聚了!甚至兕子和稚奴,都不会出生……”
“你也说了!”李二陛下似乎被妻子提及了痛处,于是当即冷声开口道:“就算父皇他出手绝了我们的生路,宽儿他有窦氏庇护,也能活下来——连你如今都抱有这样的认知,那么你说说,朕能不忌惮他吗?!”
“这是两码事。”长孙皇后闻言当即板着脸答道。
“这其实是一码事……”李二陛下闻言叹了一口气,随后只见他站起身,大步走向殿外:“可惜在你眼里……是两码事……”
-------------------------------------
虽然这次帝后的谈话算是不欢而散。
但是这对国朝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襄城宫,李二陛下不打算修了。
当然,巡视洛阳的计划,也被搁置了。
不过这这两项决议的取消,却跟楚大王没太大关系。
因为就在贞观十四年的夏天,新罗传来急报:高句丽大军正在向新罗边境集结,试图进攻新罗。
收到消息的李二陛下,想也没想,便发出圣旨,让高句丽退兵。
而高句丽那边的回信堪称毕恭毕敬:天可汗您误会了,我们只是在正当的在边境加强防御,不过您都发话了,那么我们撤军便是。
高句丽撤军了吗?
在泉盖苏文给李二陛下的国书上,高句丽是撤军了。
可是……
两个月后,新罗派出的上百信使,冒着性命危险穿越了封锁,将一封绝望的求援信送到了李二陛下的案前。
上面的内容很简短,却是新罗女王发出的血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