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死老头子心善。

    可自家如今也没粮了,这往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

    “赵叔。”

    正想着,门外传来宋三的声音。

    赵婶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出了屋子。

    “宋三,你咋来了?身体好些了吗?”

    说话的是赵里正。

    “好多了,赵叔!”宋淮安笑着点头,“我有点事情找您。”

    看见赵婶子出来,宋淮安又跟她打了声招呼,“婶子。”

    “哎!”赵婶子应了一声,心里七上八下,担心宋三是来借粮的。

    他家小子多,宋大郎又是个能吃的。

    借吧,自家是真没粮了。

    不借吧,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几个孩子饿死吧?

    哎!

    愁人呢!

    赵里正可没想那么多,开门见山道:“宋三,找叔啥事?”

    事关重大,宋淮安不得不提防着左右邻居。

    “叔,咱进屋说。”

    直觉告诉赵里正,宋三要说的事情,肯定是大事,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老婆子,你去把门关上,宋三,咱爷俩进屋说。”

    宋淮安:“……”

    倒也不用这么神秘。

    “哎!”赵婶子走到门口关了大门,也跟着进了屋。

    屋里。

    赵里正和宋淮安面对面坐在饭桌前,小声说着话。

    “赵叔、婶子,乔希知道咱们村闹饥荒,便从府城运来一批粮食和蔬菜。

    价格比镇上要便宜不少,您帮忙问问看看咱们村谁家要粮。

    有钱的出钱买,没钱的也可以用首饰、物件抵债。

    实在拿不出东西的,就上山砍柴、砍树抵债,您觉得咋样?”

    洛河村没闹饥荒前就是个一穷二白的村子。

    村民们手头本就没有多少余钱。

    宋淮安担心一些没钱、没首饰、没物件的村民,饿极了会做出一些打砸烧抢的事情来,便跟乔希商量,让这些人打工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