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玉也没客气。
他伸出一根手指,说道:“不用多,一百万两就好!”
“一百万两?”听到宋子玉狮子大开口,陶海彦差点被呛住。
他在进入股市以前,也就五百万两身价。
要不是出于股市的原因,宋子玉这一借,可要借走他五分之一的身价了。
就这样,他还说不多?
好像看出了陶海彦眼神里的质疑。
宋子玉笑着说道:“放心吧!我要的不是你的现银。”
“你可以给我拿些股票。”
“这些股票只要在股市最高涨时,价值一百万两就好。”
“但是我有一个请求,就是这些股票代表的产业,必须还在继续生产,且股票占比在可以和这些产业的主人搭得上话的前提下,种类越多越好。”
陶海彦闻言,明白了。
这宋子玉,是想拿股票做钩子,去串联某些工商业主,进行什么谋划啊!
对于宋子玉的阴谋,在忙着帮李天分忧的陶海彦并不感兴趣。
他只是对旁边的婢女说道:“带他去账房,按他的要求,给他拿一百万两股票。”
婢女闻言点点头,对陶海彦行了一礼后,便带着宋子玉离开包厢。
很快,宋子玉拿到了他所说的一百万两股票。
这些股票涉及四十九家遍布大周的产业。
他手里的股票占比,在这些产业里占据了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八不等。
这个占比,尽管还很难动摇这些产业的发展。
可是,跟这些产业的主人讲话,宋子玉还是能办到的。
于是他问陶海彦身边的那名婢女:“这些产业的幕后主人,全在京都吗?”
这婢女跟了陶海彦很久,一直在帮陶海彦打理产业。
她知道宋子玉和陶海彦师出同门,关系不俗,当然不敢怠慢。
回忆了一下宋子玉刚才拿去的股票,还有相关产业主人的动向。
婢女回答道:“有一些人担心自家股价再次出现问题,产业会被人低价收走。”
“所以他们全留在京都,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稳定股东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