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正常情况下,西洋在送谴留学生到大周的问题上,只是从无到有的改变。
可是……
如果李天真把西洋给大周的战争赔款,用作报销留学生在大周留学的基础费用上。
西洋一定会大规模的派遣留学生到大周。
原因很简单。
大周对西洋诸国征收的赔款,是固定的。
按照各国的国力,各自分摊。
可是,大周对西洋留学生的吸纳却是无差别的,广泛的。
这便会出现一个情况。
就是如果某个国家在赔偿了战争赔款以后,却没有派留学生到大周。
那便意味着他们是在给别的国家留学生花钱。
西洋如果是铁板一块还好。
面对大周的阳谋,他们还可以共进退,用循序渐进的办法,慢慢的撕掉大周给他们的糖衣,然后打回去炮弹。
可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
在这个过程里,但凡有一个国家想白嫖别的国家的赔款。
势必会导致所有国家争相竞争。
届时,前往大周的留学生数量,一定会达到空前的数量。
传播本土文化的热情,是扎根于所有知识分子心里的共同想法。
无论是西洋人还是土耳斯人,亦或是大周的法家、儒家。
大家都有这样的需求。
加上这项操作,还可以在西洋上层培养大批亲大周的西洋贵族。
为以后大周取得罗马帝国的法统,让大周皇帝联合统治奥匈帝国奠定基础。
这么多长期好处,让众大臣心动了。
他们纷纷下跪,齐声高呼李天的英明。
“吾皇圣明!”
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
李天最后还对本伊默罕提出了几个要求。
这些要求比如和西洋达成减低关税条令,开启通商等。
这些全是人类近代史上操作过无数次的行为。
每一样可以留在史书上的操作,都有它深远的构思。
这些条约,对于战败国而言无疑是不公的。
每个字,都汇聚着当地百姓的苦难和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