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触犯了那些官员的利益。
然而,曾黎是一名强势的法家首辅。
而现在的他,还有皇帝的支持。
当李天看见众大臣集体反对曾黎的新政,弹劾的折子像雪花似的送到他的案前时。
他没多言,直接把弹劾的折子留中不发。
但是他也看了下曾黎的变法内容。
毕竟,之前的首辅已经给李天留下了太多的阴影。
他只想让曾黎多进行一些激发矛盾的变法。
那种见效迅速、富国强兵的变法,他可不想看见。
不过在看完曾黎的刑名变法后。
他明白了。
从底层官僚系统里把司法独立出来,让他们只对朝廷中枢负责。
从长远看来,这的确可以起到打击地方的效果。
但这只是长远的好处,短期内的好处并不明显。
与之对应的,因为刑名变法会有损地方利益。
所以,地方的反扑将会让国家出现动荡,从而在短期内败坏国运。
这正是李天喜闻乐见的结果。
所以,他欣然允许了曾黎的变法。
并且暗示曾黎可以再进一步。
比如把县丞等刑部一派官员的选拔,从科考中分离出来。
让刑部自己,举行选拔法官的考试。
但很快,李天就傻眼了。
在完成司法变法以后,曾黎并没有像先前对刑部似的,撤换每个地方的县丞,换上法家的成员。
这不难理解,因为法家没有那么多人可以补缺。
可取而代之的,是曾黎把一些原本地位较高的法家成员,下放去当县丞!
而他们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发达、文风昌盛之地。
这个操作,直接震惊了一众儒家大臣。
他们不禁怀疑,法家最近是不是出现什么内部矛盾,让曾黎不得已把一些人发配去地方了。
但是……
当这些官员下放去地方,变成小小县丞后,李天和儒家大臣全傻了。
因为这些县丞原本就处于朝廷中枢,手段和地位都非常高。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