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后来成了视频中最动人的赞美。
接下来的拍摄的内容堪称民族服饰的视觉盛宴。
赵恒熙带着摄影团队充分利用青岩村的自然风光和古朴建筑,让民族服饰与自然人文背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跟在温婉身后出场的是穿着壮族服饰的模特。
她站在古老的石桥上,一身黑色的对襟上衣搭配蓝色的百褶裙,衣服上的壮锦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壮锦上绣着的太阳、青蛙、铜鼓等元素,是壮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对生殖繁衍的祈愿以及对祖先的缅怀。
模特手持一把绘有壮族传统图案的油纸伞,步伐轻盈,缓缓走过石桥,仿佛带着观众走进了壮族的悠悠岁月。
赵恒熙紧盯着镜头,不断调整着角度和光线:“很好,注意眼神,要透露出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接着是景颇族的模特。
她穿着绚丽多彩的织锦服饰,来到村边的田野间。
景颇族服饰的色彩鲜艳夺目,红、黄、蓝、绿等颜色相互交织,如同天边的彩虹。衣服上的银泡和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为这片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模特在田野里欢快地奔跑、跳跃,展现出景颇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摄影师迅速按下快门,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瞬间。
“景颇族的服饰充满了生命力,要拍出这种活力四射的感觉,让观众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无限激情。”赵恒熙对摄影师说道。
随着拍摄的推进,一个个民族的独特魅力在镜头前一一展现。
哈尼族的模特穿着靛蓝色的服饰,站在层层叠叠的梯田边,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诉说着哈尼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傣族姑娘在溪边展示傣锦筒裙,水波与织纹相映成趣;蒙古族汉子牵着白马走过草场,皮袍上的盘肠纹在风中舒展;最震撼的当属苗族百褶裙的集体展示,十八个姑娘同时转身,银饰瀑布般倾泻,恍若星辰坠落人间。
“停!”赵恒熙突然叫停拍摄,指着侗族姑娘的头帕,“流苏长度不对,要垂到肩胛骨第二颗纽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