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更得帮我了,把何同春母子赶走,您以后不就耳根清净了!”江颂宜道,“事情办成了,您也是受益者呀。”
孙大娘:“……”
“至于杨氏,我有个办法能让她同意和离。”江颂宜道,“您寻个机会悄悄告诉她,她去世的双亲给您托梦,让您捎话,劝她和离。”
孙大娘眼睛顿时瞪圆了。
“我听人说,何同春母子搬进杨家之后,不做活不挣钱,成日里使唤杨氏。
杨氏不仅要做家里的杂事,还要照顾地里的庄稼,家中开支全靠杨氏父母留下的铺租维持。”
江颂宜继续道,“您也是有女儿的人,将心比心,若是您的女儿嫁了这么一个吃绝户的混账,您看着不心疼吗?
您信我,要是能劝杨氏和离,脱离何同春这个火坑,杨家二老在天上会感恩您,保佑您的。”
说着,江颂宜往孙大娘手里塞了一锭银子,低声道:“这是五两,事成之后,我再奉上五两。”
这一番站在道德高地的好听话说下来,孙大娘本就意动不已。
此时再看一眼手中白花花的银锭子,她咬咬牙:“杨玉那丫头是我看着长大的,就当是看在跟杨家这么多年邻里的情分上,这个忙,我帮!”
不多时,江颂宜从巷子里出来,叫上江元盛一道离开。
此时天色已晚,叔侄俩脚步匆匆往家赶。
江元盛想起孙大娘从巷子里出来后就一脸雄赳赳气昂昂,气势高涨得像是要打仗,心下好奇江颂宜跟她说了什么,便问了一嘴。
江颂宜没隐瞒,将自己对孙大娘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江元盛听完,不解道:“和离是大事,何同春要是不同意,杨氏就算有心和离也束手无策。
退一步说,杨氏跟他和离了,何同春母子没处去,狗急跳墙,不是更急着攀咬咱们,索要钱财?”
面对江元盛的疑问,江颂宜只是笑了笑。
“不要小看一个女人护犊子的决心,杨氏并非蠢笨之人,杨家是她的地盘,只要她动了和离的心思,何同春不愿和离,那就等着自食恶果吧。”
另一边,孙大娘收了馄饨摊子回家。
刚搬着东西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