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让代我去一趟幽州渔阳,见一见鲜于辅,今我占据渤海,与渔阳比邻,我无意与鲜于辅为敌,需与之结交,搞好关系。”
“诸位,渤海刚据,人心不稳,有劳诸位了。”
赵云、田豫起了身:“愿为州牧效力。”
渤海诸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
冀州河间国易京,建安三年九月下旬
公孙瓒在北方败于刘虞旧部阎柔、鲜于辅等人之后,又为了避免袁绍趁势北上,就在河间国易县筑城防守。
所筑之城,南临易水,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故称为“京”,高各五六丈,在上面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在上面建楼,公孙瓒自己住在楼上,总揽全局。外围建铁门,要是有文书往来,就把文书放在用绳子绑着的篮子里,再拉上来。
易京驻成后,公孙瓒以之为屏障,挡住了袁绍数次大军进犯,双方也因此对峙数年。两三年前,公孙瓒固守易京时,袁绍大军攻易京不下,就采取了田丰之计,攻打了易京周边各郡县,以诱使公孙瓒出兵支援,在野外交战。
公孙瓒并没有上当,而是仍固守易京,致使易京附近郡县全部落入袁绍手中。从此,公孙瓒的手下人离心离德,在战场上孤立无援,也处于明显的弱势。正因为如此,公孙瓒才向盟友张燕求援。
为了彻底地击败公孙瓒,袁绍也从邺城率军亲临易京战场,准备一举击败公孙瓒。袁绍大军一口气攻破易京之西,兵临易京下。这时,他得到消息,张燕有可能会出兵支援公孙瓒,对此恨得直咬牙。
总之,双方都感到已经快到决出胜负的时候了。
易京里面,黑山军未至,公孙瓒召集手下,商议黑山军到达之后,该怎么打这一仗,他正环顾手下诸将诸臣。
“诸位,今袁绍亲率大军,从邺城赶来,攻打易京,我已向黑山张燕求援,不日,张燕必率军而至,黑山军势大,袁绍两面受敌,必不能久攻易京,我料他会暂时撤出易京,若是如此,黑山军长途跋涉,徒劳无功呀。”
“需知黑山军数万兵力,粮草不济,时间长了,也只能退兵,待其退兵后,袁绍率军再至,我军仍孤立无援,难道还能再向张燕求援吗?故我想主动出骑兵,切断袁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