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让台下各位记者意外的是,小姑娘点点头说了句没有意义的废话。
就当众人以为姜什打算以含糊其辞的办法糊弄过去的时候,她却又随即开口道:
“我认为商业化和文学性两个要素,在小说这个题材上并不冲突。”
“至于迎合市场……”姜什轻轻笑了一声,接着说:“市场也是由一位位读者构建起来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认为自己有水平可以去迎合每一位读者的喜好。”
女记者心中一凛,这小姑娘的回答很巧妙,没有直接回答这个尖锐的问题。
反而是从侧面切入了自己的观点,在反驳的同时还自谦了一下。
应付的游刃有余,话术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毛病。
不过既然如此,自己也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位高中生来提问了。
一旁的何知业也是松了口气,看样子姜什完全对付的来,有些回答让他这个老油条都暗暗心惊。
姜什回答完之后,女记者又追问了一句:“这么说的话,姜什同学觉得自己的作品在文学性上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现在网络上也有不少人称你为‘90后作家第一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姜姑娘瞄了眼记者,这人怎么还穷追猛打的给她戴高帽呢?
但是碍于摄像头还在自己面前,姜什依旧维持着笑容回答:“任何一本畅销作品当然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在小说创作上,还有很多前辈走在我前头。”
“第一人这个头衔,现在对于我来说还是非常遥远。”
和刚才谦虚的用词不同,姜什最后一句话带上了些许的火药味。
“现在”两个字出现在这句话里就非常的耐人寻味了。
女记者也是立刻捕捉到了小姑娘话里的潜藏意思,大有种:“现在是现在,以后你们给我等着!”的感觉。
不过以17岁的年纪就手握两本畅销书的“姜来”,确实有资格说这个话。
当然其他人认不认,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意识到再这么问下去,场面可能就拉不回来了,女记者也是连忙用一些更缓和的问题安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