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充足,又有人做出药材的前期准备工作,葛敏丰夫妻两人一天最多能熬出三锅药来,但是现在只是夫妇两人通盘全做,而且敏喆和宛书国他们都不赞同他这个想法,而是让他一天只卖一百贴,也就是一天就熬一锅药。敏喆是怕他这个速度熬药,很快就将茅山药库里的储备药材一扫而光,他连调货都来不及。
再就是他也不想把道医馆变成膏药专卖店啊。
宛书国他们则是不想太累,在他们自己的柳源堂里,他们一个月也不过坐诊两三天,别的时间就是给弟子们把把关,做做学问,带带弟子。
但是到了这茅山却是天天坐诊了,累的两老头子每天都不得闲,这样下去,可不行,他们是来养生的,可不是来玩命的。
膏药卖的越多,吸引的人就越多,他们就越累,这才几天啊,他们老骨头可吃不消。
一定要控制量啊,不仅是膏药的数量,还有他们挂号的量,每天的时间都在坐诊上了,哪有时间去研究秘方,指点敏丰行针呢,儿子指点不了,指点他老子也是好的。
这葛家父子在医术上,特别是与穴道有关的医技,真的是很有天赋的。
郑济诚后悔自己没有早点遇上葛家父子,不然他一定要收了敏丰为徒,而不是现在这样只能是半师半友的关系。
他相信,五行针在他们父子手中,一定会大发光彩,他也算是物归原主呢,这五行针和他葛家真是有缘,兜兜转转又转到了葛家的手上。
外面的情况,持林每天都能听说,敏喆他们三个杂务执事,都会来内谷处事,外门和内门之间的交流,就是杂务殿起纽带沟通。
但是太上长老却不允许他外出了。
他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要开学了,太上长老根本做不通他的思想工作,一个十八岁的青少年,正是叛逆时期,大人越是不让做什么,孩子就越是要去做,哪怕持林已经是个修真者,这个叛逆期依然和普通的孩子一样。
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怎么能一天都不上呢,那里还有那么多的新同学(妹子)等着自己去认识呢。
劝不动的太上长老,也不敢多说,可不要让这个已经和他同阶的小少年,给弄出心里不快,对茅山产生不了归属感。
只能在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