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旧五代史品读 > 第3章 武皇帝李克用(三)(2/3)
图挽救大唐的危局。

    《通鉴》中记载,李友金与高文集的投降并非出于真心,而是权宜之计。他们看准了时机,与李琢虚与委蛇,最终得以与陈景思一同南下京师。这一路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但心中的信念却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

    中和元年二月,即公元881年2月,李友金的军队终于抵达了绛州。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渡河之际,绛州刺史瞿稹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黄巢的贼军正盛,我们不如先回到代北去,慢慢再考虑利害关系。”这一建议虽然看似稳妥,但实则是在逃避责任。然而,在当时的形势下,李友金也别无选择,只能率军返回雁门。

    瞿稹随后来到代州,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招募士兵。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他就招募了三万士兵,驻扎在崞县以西。这些士兵大多来自北边五部,虽然人数众多,但军纪涣散,不熟悉军法。瞿稹和李友金面对这支庞大的军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他们深知,要想让这支军队成为真正的战斗力,必须找到一个能够统率全局的统帅。

    于是,李友金向陈景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要兴起大军、成就大事,必须威名远扬,才能使人信服。现在军队虽然有几万人,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统帅,进攻也不会成功。我的兄长李司徒父子去年因罪被贬到北部,但他们雄才大略、武艺高强,为众人所推崇。如果骠骑将军迅速上奏请求召他们回来,代北的人一听到召唤就会响应,那么黄巢这样的妖贼就不足为虑了。”

    陈景思听后深以为然,他深知李司徒父子的才能和威望,也知道他们是大唐王朝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于是,他急忙上奏朝廷,请求天子召回李司徒父子。天子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任命武皇为雁门节度使,并命令他率领本军讨伐黄巢。

    这一任命如同平地惊雷,震动了整个代北地区。武皇接到诏书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知道,这是自己大展宏图的机会,也是为家族洗刷冤屈的时刻。于是,他立即率领达靼各部一万人奔赴雁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与此同时,《新唐书·王重荣传》中也记载了一段与王重荣和武皇相关的故事。王重荣,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在面对黄巢的威胁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