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为朝廷效力。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他更是升任发运使,负责监督漕运,保障朝廷的物资供应。然而,就在这一年,罗隐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余岁。他的离世,让无数文人墨客扼腕叹息,也让后世之人铭记了他的文学成就与高尚品德。
罗隐去世后,葬于定山乡。金部郎中沈崧,与罗隐素有交情,深知其生平事迹与文学贡献,特为其墓撰写了墓志铭,以表彰其一生之功绩。罗隐的文集数卷,也得以流传于世,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瑰宝。
《唐才子传》中,对罗隐的生平与成就有着详尽的记载。罗隐所着的《谗书》、《谗本》、《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甲乙集》以及外集启事等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后世之人也对其推崇备至。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罗隐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