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旧五代史品读 > 第1章 杨师厚(一)(2/3)
将。二年八月,太祖决定讨伐襄阳的赵匡凝,这一重任再次落在了杨师厚的肩上。他统率前军进发,面对赵匡凝的严阵以待,他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到达谷城西的童山后,他砍伐树木建造浮桥,引领军队渡过汉水。一战之下,赵匡凝败逃,携带妻儿沿汉水遁去。第二天,朝廷便表奏杨师厚为山南东道节度留后,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

    然而,杨师厚的征程并未就此结束。公元906年,天佑三年六月甲申日,朝廷下诏停废了襄州新立的忠义军额,恢复了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建制。随后,命令杨师厚南讨荆州。在这场战役中,留后赵匡明弃军逃往峡中,杨师厚则势如破竹,连下两镇。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他便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被正式授予襄州节度使的职位。在此之前,汉南并没有外城,杨师厚深知防御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兴建板筑城墙。他亲自督工,历时数月,终于建成了一座周长十余里、坚固壮观的城墙。这座城墙不仅成为了汉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为后来的防御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公元907年,开平元年,杨师厚再次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这一连串的加封不仅是对他过去战功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期望的寄托。第二年,他又加封为检校太傅,地位更加显赫。三年三月,他入朝觐见太祖,被诏命兼任潞州行营都招讨使。这一任命意味着他将承担起更为重要的军事任务。不久之后,刘知俊占据同州叛乱,杨师厚与刘鄩率军西讨。他们到达潼关时,便俘获了刘知俊的弟弟刘知浣并献给朝廷。刘知俊听说杨师厚到来,吓得魂飞魄散,立即向西逃往凤翔。杨师厚进军攻打,直至长安。当时刘知俊已经勾结岐州的敌军占据了长安城,形势十分危急。然而,杨师厚却临危不乱,他派遣奇兵沿着南山急行军,从西门攻入城内。贼将王建惊愕不已,不知所措,只好出城投降。这一战不仅解救了长安之危,更彰显了杨师厚的智勇双全。朝廷因此加封他为检校太尉。

    然而,杨师厚的征程并未因此而停歇。不久之后,晋王与周德威、丁会、符存审等人率领大军猛烈攻打晋州。太祖深知杨师厚的才能和忠诚,于是派遣他率兵援救。军队到达绛州时,晋军扼守蒙坑之险要地势,企图阻挡杨师厚的去路。然而,杨师厚却毫不畏惧,他整顿军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