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间,唐朝的宰相柳璨为了迎合太祖的旨意,不惜诬陷并杀害了大臣裴枢、陆扆等七人于滑州白马驿。这是一起震惊朝野的惨案,许多无辜的大臣因此丧命。当时,李振也参与了这起事件。他因为在咸通、乾符年间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未能及第,心中对那些所谓的“清流之士”充满了愤愤不平。于是,当太祖询问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这些人自认为是清流之士,其实不过是些伪君子罢了。应该把他们投进黄河里,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的一部分。”太祖听了他的话,笑着听从了他的建议。
然而,李振的狠毒和无情并没有随着他的地位提升而有所收敛。相反,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当太祖接受禅让成为皇帝后,他更是被任命为宣义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并授予了殿中监的职位。后来又多次升迁为户部尚书,成为了后梁政权中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他的权势和地位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加明智和宽容。相反,他变得更加专横跋扈,对异己者往往采取残酷的手段进行打击和报复。
然而,世事无常。当庶人朱友珪篡位自立为帝时,李振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取代了敬翔成为了崇政院使,但这也只是短暂的辉煌。末帝即位后,赵、张两族势力庞大,李振被他们所排挤和打压。他的建议和谋略大多不被采纳,于是他常常称病避事,试图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龙德末年(公元923年),当他闲居在家中即将去世时,晋王李存勖攻入了汴州。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李振不得不前去拜见并自首认罪。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任何宽恕和怜悯。郭崇韬指着他对别人说:“人们都说李振是一代奇才,我今天见到他,原来只是个普通人而已!”这句话不仅是对李振的讽刺和嘲笑,更是对他一生所作所为的否定和批判。
后来,当段凝等人上疏揭露梁朝的权贵大臣时,李振与敬翔等人在同一天被灭族。这一结局不仅令人震惊和惋惜,更让人深思和反思。史臣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说道:“张文蔚、张贻矩都是唐朝的旧臣,在梁朝强势崛起时,他们奉君命前来出使并轻易地将国家政权交给了梁朝。遭遇这样的时代变迁也是作为臣子的不幸啊!如果他们不当宰相的话难道不是更好吗?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