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贻矩,字熙用,其祖籍乃河东闻喜。他的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祖父薛存与父亲薛廷望,皆是名扬四方的贤士,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学为后世所敬仰。薛贻矩自幼不仅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更难得的是他那份超凡脱俗的气质,使得与他交往之人无一不是当时的英才俊杰。他在文坛上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才华横溢,笔下生花,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
唐朝乾符年间(公元874年至879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薛贻矩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成功考中了进士,踏上了仕途之路。他历任度支巡官、集贤校理、拾遗、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等多个职位,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坚定。他的才华和勤奋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不久便被召入朝中,拜为翰林学士,加礼部员外郎、知制诰,转任司勋郎中,仍兼原职。这一系列职务的变迁,不仅见证了他仕途的顺利,更体现了他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然而,仕途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乾宁年间(公元894年至898年),天子巡幸石门,这是一次重要的国家活动。然而,薛贻矩却因私人眷属失散,未能及时赶到天子所在地,这一失误导致了他被罢免的命运。这对于薛贻矩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选择了坚强面对。不久之后,他又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再次进入内署任职,这标志着他的仕途迎来了新的转机。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薛贻矩历任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学士承旨等重要职位,成为了朝廷中的中流砥柱。他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深厚的学识,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当昭宗从凤翔返回京城时,大力剪除宦官,而薛贻矩却因曾为韩全诲等人作画并题赞,这些画作和题赞被记在了内侍省的屋壁上,成为了他仕途上的又一道坎。他因此被贬官,再次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然而,薛贻矩并未因此气馁。他深知,人生总有起起落落,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天佑初年(公元904年),他被任命为吏部侍郎,虽然未赴任,但这一任命无疑是对他能力和品德的肯定。太祖一向器重他,曾在朝廷上提及他,对他赞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