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补》中记载的郑准,他的出身地已经无从考究,他性格耿直,不畏强权,这种性格使他在官场中显得格格不入,却也为他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擅长写文章,尤其是撰写笺奏,字字珠玑,句句恳切,总能直击人心。
在成汭镇守荆南的时期,郑准因其出众的文采被聘为推官。成汭,这位曾经的淮西豪杰,因一段复杂的过往而改名换姓,以郭姓示人。然而,在他成为荆南节度使之后,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本姓的怀念愈发强烈。于是,他命郑准撰写一份表文,请求恢复自己的本姓。
郑准接过这个任务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延,他挥笔而就,一篇洋洋洒洒的表文很快便呈现在了成汭的面前。这篇表文不仅文采飞扬,更是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成汭对过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表文中大致写道:“我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而是来自一个普通的军旅之家。在亲朋好友之中,有人为了报仇而惹祸上身,兄弟之间也因牵连而无处求生。我背负着故国的重托,心中却充满了疑虑和不安,只能望着邻国而像老鼠一样逃窜。我虽然没有越王勾践那样称霸一方的雄心壮志,但乘船逃亡的经历却与陶朱相似;我志向坚定,要投奔新的君主,出境后便像张禄一样改名换姓。如今,我恳请圣上慈悲为怀,允许我恢复本性,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和姿态,继续为朝廷效力。我深知,郭姓只是我当时的冒称,是为了逃避犯禁之罪而改名的。现在,我敢于归还原名,对于因改姓而受封的典制,我深感愧对诸侯之位。”
这份表文不仅表达了成汭对恢复本姓的渴望,更展现了他对过去的坦诚和对未来的期许。它深深打动了朝廷上下,使得成汭的请求得到了重视和批准。这也让郑准的才华和正直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然而,郑准的性格和才华也注定了他在官场中的坎坷。在一次成汭的生日宴会上,淮南的杨行密除了派遣使者送礼外,还赠送了一部《初学记》。这部书在当时虽然是儿童启蒙的读物,但在郑准看来,却是对荆南幕府的极大轻视。他愤怒地对成汭说:“《初学记》不过是儿童启蒙之书,如今敌国之间互相交往,却以此书作为赠品,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极大轻视吗?我们应该写信责备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立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