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旧五代史品读 > 第4章 宗室(四)(2/3)
他更是被任命为检校司徒、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并兼管四蕃将军。这样的荣耀与地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然而,对于朱友珪来说,这似乎并不够。

    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他又被任命为诸军都虞候。这个职位,让他掌握了更多的兵权与势力。然而,这也让他心中的野心与欲望逐渐膨胀。他开始谋划着更大的阴谋——弑杀太祖,篡夺皇位。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这个阴谋终于得以实施。在朱友珪的精心策划下,太祖被弑杀,他成功地篡夺了皇位。然而,他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均王率兵讨伐他,他最终自杀身亡,被追废为庶人。这样的结局,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或许是一种惩罚。

    《五代会要》中记载了他的罪恶与结局:郢王朱友珪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五月九日受封,至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六月三日篡位,伪改年号为凤历元年。同年三月十七日,京城发生军乱,侍卫袁象先率兵入宫,朱友珪自杀。少帝即位后,追削他的爵位降为庶人。这样的记载,仿佛是对他一生罪恶的总结与审判。

    然而,关于他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周广顺年间,张昭修撰实录时上奏说:梁末帝之上,有郢王朱友珪篡弑居位,却未有记录。他请求按照《宋书》中刘劭的例子,书写为“元凶朱友珪”。然而,这个请求并没有得到实现。现今的《梁实录》中,已经无从考证他的罪恶与结局。这或许是历史的一种遗忘,或许是对他罪恶的一种宽恕。

    除了朱友珪之外,太祖的其他子孙们,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各自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福王朱友璋,太祖的第五子。在太祖称帝后,他被封为了王。然而,关于他的故事,却并没有太多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曾经是太祖的子孙,曾经享受过无上的荣耀与地位。然而,他的命运如何?他的性格如何?他的成就如何?这些都已经无从考证。他仿佛成了一个谜一样的存在,让人无法捉摸。

    贺王朱友雍,太祖的第六子。他同样在太祖称帝后被封为了王。然而,与福王朱友璋一样,关于他的故事也并不多。我们只知道他曾经存在过,曾经享受过荣耀与地位。然而,他的具体经历与命运如何?却已经无从知晓。

    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