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三极管迈入大规模实用,公司和实验室们大力研究,各种各样微调修改的真空管喷涌出来,真空管产品步入繁荣期,包括用上万个真空管做的计算机也出现了。”相晓桐道,“栅极上加一个负电压,电流中断计为1,电流正常时计为0,有0有1就可以二进制了,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就在这,硬件决定的。”
教室角落的老生们再度恍然大悟的“哦”起来。
少年班再度诧异扭头,用看傻瓜的眼神看向老生们,这种事情还能不知道吗?
“但真空管的局限性也很明显。”相晓桐举起自己的手机,“比如这部手机,按4000亿个真空管估算,需要20艘大型航母体型的货船才能装得下!”
“同时真空管的耗电和故障率很高,我想给大家改个线上作业,需要专门建一座火力发电厂,每天烧掉七千吨煤确保大家的作业能显示出来,还得配一个师的技术员,因为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真空管爆炸,需要海量人手去确认哪里炸了,及时进行更换。”
大屏幕上闪过一些示意图,展示真空管设备的庞大体积。
“真空管的下一代,晶体管!”相晓桐点击鼠标,ppt翻入新章节。
“真空管的时代打了一战,而晶体管是二战催生出来的。”
“一战时期的战斗机还非常原始,摇摇晃晃的大玩具,上下两个翼,很多战斗机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最初靠飞行员背一把枪上去打,后来才慢慢发展出战斗机上的机枪和投弹装置,依旧很笨拙,火力基本属于刮痧。”
“二战时期的战斗机剧烈进化,尺寸大,飞行性能强,高难度狗斗或者炸弹大串大串往下扔,空袭杀伤力直线上升,于是雷达就变得无比重要。战时灯塔投入雷达研发的费用是30亿刀,比原子弹的开销都高。”
“但是,雷达波的频率比无线电高很多,真空管整流器的性能跟不上了,必须得有更高效的整流器,于是当时科学家们把目光瞄准了半导体。”
“很多年前,汉斯国的布劳恩曾偶然发现,用细金属丝去碰方铅矿,偶尔会出现电流,但布劳恩搞不明白为什么。”
“实际上还是咱们最开始讲的那个能量斜坡,电子会从坡顶往坡底去,当时经典物理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