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不能你一家掏钱,这可吃不消,大家图个热闹,沾点喜气,这样,我们随个礼,几十不嫌多,几块几毛不嫌少,就是个心意,家里实在困难的,早点过来搭把手干活就行,我们量力而行,各位街坊四邻说怎么样?”
“我们同意,这事就这么办。”周围的邻居们异口同声道。
不少其他的胡同的人也过来凑热闹,有点羡慕他们胡同,心里暗自嘀咕,他们胡同怎么没人考上大学呢,难道是风水不好,人家胡同大院一下考了仨,还是重点大学。
曹曦这才感受到这年代人的热情洋溢,不像后世,有邻居还不如没有邻居。
只有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大家才能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曹曦这回也体会到了,虽然他没有远亲什么的。
就这样,大家伙都散了,但胡同里面的孩子们,在胡同里叽叽喳喳的疯跑着,大喊着可以吃席了!
不到半天整个南锣鼓巷还有附近的胡同大院都知道了,到了下午,这个消息传遍了什刹海附近,还有其他地方的人过来拜访,也想要沾沾喜气,人是络绎不绝,南锣鼓巷是热闹非凡,跟过年似的。
附近街道办的人也听说了,直接敲锣打鼓的送来了奖金和慰问,之后几天,轧钢厂不少领导也知道了,过来看看,打算那天过来吃酒席,就连王老爷子,王书记还有李怀德都过来了!
曹曦应付轧钢厂的领导和王老爷子、王书记等人,秦淮茹和秦可人也回来了,她们应付其他人,95号大院的邻居们看着每天门庭若市的,内心羡慕不已,特别是三大爷和二大爷一家,其他大院邻居回家就叮嘱自家小孩努力学习,争取也考上北大人大什么的,到时候好光宗耀祖。
就这样,往后好多年,附近大院的小孩都被父母教育好好学习,以后像曹家那样光耀门楣,让孩子们恨得牙根痒痒的!
曹曦这段时间也没有心思去厂里上班,反正厂里有朱书记在,自己只要出错,露个面就行了,他打算混到风向确定了,自己就辞职下海去,不受这个窝囊气。
八月底的一天,曹家的升学宴办的轰轰烈烈的,前前后后有一百来桌,曹曦找了三四个大厨,有何大清、傻柱、南易,还有一个蜀香楼的郝大厨。
几个大院摆的都是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