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灌溉工程进展如何?”
那官员连忙出列,恭敬回道:“回陛下,工程正在顺利推进。目前已征调民夫三万余人,工匠五千余人,沿着渭水河岸挖掘沟渠,已初见成效。只是……” 他微微犹豫,看了一眼周围大臣。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胡亥目光如炬。
“只是物资调配方面,时有延误。木材、石料供应不足,影响了工程进度。” 官员低头答道。
胡亥眉头紧皱,目光投向负责物资调配的官员:“这是怎么回事?”
那官员吓得扑通一声跪地:“陛下恕罪!臣已尽力协调各方,但各地供应参差不齐,运输途中又多有损耗,实在是……”
胡亥冷哼一声:“朕不管你有何难处,渭水灌溉工程关乎大秦民生根基,关乎来年收成,必须按时完工。即日起,你亲赴各地督办,若再有延误,提头来见!”
“遵旨!” 那官员战战兢兢地退下。
胡亥深吸一口气,缓和了一下情绪:“朕昨日前往工地视察,见民夫工匠们辛勤劳作,心中甚是欣慰。他们为大秦付出,朕必不会亏待。传朕旨意,为工地增拨粮食、衣物,确保他们温饱无虞,不受寒冻。”
“陛下圣明!” 众大臣齐声高呼,不少人心中暗自佩服胡亥对民生的关注。
退朝后,胡亥回到御书房,赵高和李斯早已等候多时。胡亥坐下,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疲惫:“今日朝堂之事,你们都看到了。这些旧贵族,不除不行。”
赵高弓着身子,谄媚道:“陛下英明,奴才早已安排密探,暗中调查他们的一举一动。据闻,他们私下频繁聚会,与一些地方势力也有勾结,似在谋划大事。”
李斯也上前一步:“陛下,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不可贸然行事。需先收集确凿证据,方可一网打尽,以免打草惊蛇。”
胡亥微微点头:“朕心中有数。李斯,你负责整理新政推行以来的成效,以正朝堂视听;赵高,你的密探务必加快进度,挖出他们的核心阴谋。”
“遵旨!” 二人领命而去。
胡亥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咸阳城,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改革之路荆棘密布,既要应对朝堂内部的纷争,又要关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