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尝尝鲜!跟以前,每年给府上老王爷送的礼都是一样的 !”
说到此处,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这是我们千岁的信!”
你们千岁!??
李景隆听着这四个字,总觉得有些刺耳。
拿过信一展开,一手苍劲有力的楷书触入眼帘。
“九江吾侄”
“汝父之丧,汝之大婚,孤皆在外统兵,未能亲至,常抱憾!”
“天不遂人,憾之奈何!”
“幸汝已成丁,可操持家业。”
“大哥来书,言汝明年将至北平练兵,孤闻之心喜!”
“昔日孤从汝父,表兄身前学的弓马统兵,今我叔侄再聚,亦是一家之缘,手足之亲!”
“给你母亲带好,来日孤得返京师,定登门看望嫂子!”
李景隆拿着书信暗中沉吟,“这信倒还就像是叔父写给侄儿的信!”
但他更知道,龙子龙孙哪能以常理度之。
更何况朱棣那样的一代人杰!
说实话,抛开靖难那个污点也不算污点。
天下本就是谁拳头大谁当皇帝的,人家朱家自己的事,算不得污点。
古往今来历代帝王之中,朱棣都是排得上号的。
这封信还有这些年礼馈赠,也一定有着不一样的深意!
“丘千户辛苦了!”
李景隆郑重的收了信,对丘福和颜悦色道,“快进内堂休息,李全,赶紧准备酒饭”
“不敢!”
丘福却道,“不是卑职不识抬举,而是我家千岁军法森严,送了年礼之后,卑职等必须快马返回!”
李景隆笑道,“哪就这么急了!”
“年关之时,许地方鞑子骚扰边关。”
丘福正色道,“我家千岁了,要带我等巡视塞上,保边陲百姓过一个祥和之年!”
“李某惭愧呀!”
李景隆长叹一声,手腕伸进袖子当中,几张一千两的龙头银票不由分说的塞入丘福的手中。
丘福大惊失色,“公爷,这可使不得!”
“给弟兄们喝茶的,不是给你的!”
李景隆板着脸,“千里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