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李恪在第一次跟昏君阿耶要官当的时候,六部里的五部全被李恪大王折腾一边,唯独不敢折腾兵部尚书杜如晦。
也正是曾经的师生之情,杜如晦在年初给李恪要封地的时候,要的最起劲。
杜如晦不仅在陛下不想给李恪地的时候,主动提出要给地,还嫌弃陛下给李恪的永业田少。
甚至得知了李恪已经到了陕州的时候,提前在洛阳为李恪准备接风。
后来,李承乾星夜兼程的赶往陕州救援李恪的时候,李世民不仅让安插在“造反派”里的人把秦函谷关打开。
还派人给远在洛阳的杜如晦传递消息,说李恪在陕州遇到危险。
杜如晦连忙以“兵部尚书”的名义,聚集起洛州还有周边的府兵去攻打谷州,名义上是为了镇压造反派,其实就是为了去救援李恪。
------分---割---线---返---场-------
当杜如晦终于把整个谷州的造反派都打趴下后,就急冲冲的赶往陕州,可算是见到了李恪。
而一同到的,还有李世民的圣旨,封李恪为“锦衣卫上将军”。
杜如晦多聪明的人,如今太子就在这里,完全没必要再给一个统领全部兵马的上将军。
之所以给李恪这么一个“上将军”,其实就是李世民的暗示,暗示好大儿李承乾赶紧回长安,别在那里待着了。
杜如晦心里门儿清,陛下这圣旨背后的深意,可不单单是封个官那么简单。
他看着身穿“金鳞明光铠”,英气逼人的李恪,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打趣道:
“蜀王殿下,如今你这‘锦衣卫上将军’的名号可威风得很呐,陛下这是对你寄予厚望,往后可得好好施展一番拳脚。”
说完,又对李承乾说:
“太子殿下,你是国之储君,不能在此多逗留,还是早点回长安吧。”
李承乾微微皱眉,目光在杜如晦和李恪之间来回游走,心中虽对父皇的暗示了然于心,却又有些不甘。
他沉吟片刻,说道:“杜尚书所言极是,只是三弟初任此要职,这谷州及周边局势又尚不稳定,我实在放心不下。”
其实都是屁话,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