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才能保全蜀王殿下。
他话里把魏函谷关说的很近,其实一点不近,如果魏函谷关真的距离这里这么近,而李恪所在的驿站,又距离秦函谷关这么近,曹操当年就没必要多设置一道关卡了。
快马加鞭也得半天的路程,一个来回就是一天一夜。
如果是别人去,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援兵来,万一外面的人狗急跳墙,放火烧的话,恐怕根本等不到援兵来救援。
所以不如让蜀王去找援兵,就算最后援兵没有及时来,蜀王也不至于等死。
但秦叔宝明显小看李恪了,无论是锦衣卫门,还是青衣、苏敏、白云、杨马、都很有感情,李恪刚刚连支援都选择先支援后门的锦衣卫,更别说现在丢下他们。
而且这个驿站可不只是他们这些人,除了这些当兵的,李恪的队伍里,还有很多原本应该跟着李恪南下去交州回家的贱民们,还有很多乐师和仪仗队。
李恪怎么会丢下他们离开?
所以李恪马上出言反对:
“不行!让别人去!”
眼看自家殿下又要犯牛脾气了,还是白云了解自家殿下,毕竟是从每天起床一直伺候到每天睡觉的贴身之人。
“殿下,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只有你去才行,只有你这个亲王才能让魏函谷关的将军信服!”
苏敏也赶忙跟着劝:
“对啊殿下,你是第十三卫大将军,你身上有兵符,只有你能调兵!”
苏敏这话的信息量太大,秦叔宝一时间都无法接受,因为李恪是第十三卫大将军这事,秦叔宝又不在长安,他当然不知道。
但秦叔宝脑子转的快,也接着苏敏的话茬说:
“没错!没有兵符不能调兵!殿下你去最合适!”
李恪一想还真是这样,在得到兵符的时候,他还被告知,有兵符也不能随便调兵,必须有一系列的公文才能调兵。
但是李恪身为“亲王”,又是十三卫大将军,二权合一后,也能在紧急关头先调兵,后补手续公文。
驿站的“驿”,就是马的意思,驿站也能叫做马站,就是用来传递消息的时候,专门换马的地方。
所以李恪带着四名锦衣卫,一名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