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几家杨姓大户跪在地上,也不知道要不要站起来。
他们又不是傻子,先是杨勇放的狠话,再是蜀王一番行为,明显和杨勇有仇。
他们现在很想赶紧和杨勇撇清关系,别到时候蜀王把火气撒到他们身上。
但是他们现在正跪着呢,蜀王也没让他们起来,又因为蜀王刚刚的行为,现在又有点怕蜀王,不敢私自站起来。
李恪大摇大摆地走进酒楼,酒楼内的伙计们早已吓得瑟瑟发抖,忙不迭地在大堂中央摆好桌椅。
李恪大马金刀地坐下,目光扫视一圈,落在瘫坐在地的杨勇和依旧跪着的几家杨姓大户身上。
“怎么,都跪着做什么?起来吧,今日本王要与杨三郎好好叙叙旧。”
李恪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声音不大,却好似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而李恪的这个“杨三郎”让跪在地上的几人都尴尬的要死。
汉代设立 “郎官” 制度,选拔年轻男子担任皇帝侍从,这些郎官多为权贵子弟或饱学之士。
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郎” 逐渐成为对青年、有学识和才干、美男子的尊称,隐含 “优秀男子” 之意。
但全中潼关的人都知道,杨勇根本配不上这个“郎”的尊称,而且这家伙还嫌弃亲爹的姓改姓了。
所以李恪用“杨三郎”,是两重讽刺的意思。
不过尴尬归尴尬,几家杨姓大户还是赶紧站起来,他们天天养尊处优的,跪这么会儿都有点酸了。
几家杨姓大户如获大赦,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杨勇则挣扎着从地上爬起,脸上还残留着华老三那一巴掌的红印,眼神中满是怨愤与恐惧,却又不得不强装镇定。
“杨三郎,听闻你在此设宴,还特意邀请了本王,本王今日可就来了,你倒是准备了什么好酒好菜款待啊?”
李恪翘起二郎腿,漫不经心地说道。
杨勇咬了咬牙,强挤出一丝笑容:
“蜀王殿下大驾光临,是表哥的荣幸,这酒菜自然是最好的,马上就给殿下呈上。”
他也不知道蜀王为什么不抓自己,还准备继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