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77章 宏观调控的手段(1/3)
    李世民和房玄龄的这样表现,完全是因为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

    如果盐铁酒专营,一开始是很赚钱,但慢慢的就会滋生腐败,然后开始祸害百姓。

    李纲,作为隋朝太子、李建成太子、李世民当太子时期,还有现在李承乾太子的四位老师,他也和李承乾说过这事,就是为了让太子提前明白,这里面的害处。

    防止李承乾将来当了皇帝,也弄出这样的昏招。

    李承乾看父皇和房玄龄有了误会,就赶紧解释。

    “不是专营,而是参与,参与民间市场的买卖当中去。”

    房玄龄倒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就问太子:

    “这样不就会导致市场物价不平衡了吗?”

    房玄龄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受到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影响。

    儒学经过千年的变迁,以及后人不断根据所处的朝代不同,而改革儒学,就慢慢的跟孔子最初的想法越来越偏。

    孔子提倡的儒学,只是在人的心里种下以礼相待的念头。

    如果人人都讲礼,那么人人都会和睦相处,下级不会造反,小辈不会忤逆长辈。

    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出现暴力,实现孔子的终极理想“仁治天下”。

    这一听就跟经济没关系,但是后辈儒生把这种儒学思想发展到全方位,全行业。

    尤其是在汉末开始,先是黄巾起义,再是三国、再是五胡乱华、再是魏晋南北朝、再是隋末大乱斗。

    天下一直在打仗,国家之间互相征伐。

    不打仗也在互相内斗,内耗。

    那么这时候的儒学在市场上,讲究个“中庸”和“平衡”,只要市场平稳,物价稳定,百姓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这在战乱年代没错,百姓连吃饭都吃不饱,根本不会想别的。

    可是现在大唐慢慢变强,国内的割据势力也被打完了,突厥也陷入了内斗。

    随着时间慢慢变长安,人口就增加,如果一直这么稳定的物价,那么百姓一直这么穷,阶级就会慢慢固化。

    李承乾的办法其实就是宏观调控,这也是他和李恪在年初晚宴上定下的想法。

    趁着李世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