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剑。”
崔明皇如获大赦,告辞离去。
崔明皇来骊珠洞天,除了代替儒家取走那块四方镇圭之外,背地里,其实早已成为国师崔瀺的棋子。
受国师之命,前来设计断绝齐静春这一条文脉。
所以宁远对他的观感很差,此人名利心极重,野心很大,早就丢了那份君子心气。
不过又是个可怜人,被当做棋子随意摆弄。
如今的浩然九洲,都流传文圣大弟子崔瀺离经叛道,与小师弟齐静春也反目成仇,双方早年一同来到宝瓶洲,互相制衡。
表面是崔瀺算计齐静春,要断绝他的学问,扼杀他的学生弟子,实际却不然。
崔齐之间,百年谋划,要做的事,是挽天倾,但又远不止挽天倾。
……
宁远盘坐在青牛背上,一手按在心房处,与万里之外的小妹互相生起感应。
其实他挺想回剑气长城的。
可身上有些事,还没做完。远游至此,一个又一个念想,逐渐增多。
剑修的那份天地无拘束,世间任我行,从来没光临过他的肩头。
别说是他,四座天下里,就没有几个剑修能做到真正的无拘束,更别谈什么大自由了。
城头那个老人,当前人间剑道最高者,不还是逃不了,以一具阴神死守万年。
学塾那个先生,儒释道三家学问贯通,走在最前头,到最后还不是画地为牢。
宁远有时候觉着,齐先生就是读了太多书了,被这些学问自我束缚,更是被这些道理反复攻心,方才过不了自己那关,才会赴死。
换成宁远,哪怕他有那个境界修为,如果救世的代价,是自己身死,他会直接选择冷眼旁观。
读的书少,非贤人非君子,更不是那圣人,凭什么去舍己为人。
六千人,死了就死了。
有没有轮回,重要吗?反正对宁远来说,不重要。
祸事落在别人家,当然不重要,不幸灾乐祸,就已经算是大善了。
人不能读太多书,不能太有智慧,要是只知道一个一,自然就不会有二的烦恼了。
少年枯坐青牛背,直到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