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个个身着铠甲,虎背熊腰,气势非凡。
“好,不愧是能以数十之数平数百山匪的猛士。”
赵煦看着气势非凡的众人,脸上带着笑容,朗声开口“刘成恩,宣旨,朕要为诸位猛士授官,壮朕之亲军,以卫大宋。”
“是,陛下。”
刘成恩行礼后,拿着一卷圣旨展开,朗声开口“诏曰:今有猛士八十有三,辅助大理寺卿、枢密副都承旨,破灭门、采花两大重案,诛灭汴梁周槽数百山匪,有功于朝堂。”
“今日,朕欲重组天武、龙卫两军,擢破案猛士入军,特赐予军中要职。”
“曹宇、王禀、杨士峰三人,本为军中将领,另有举荐之功,特擢升为天武新军,军都指挥使。”
“刘法、高亮、种师中……”
……
随着刘成恩吐出一个个名字,朝中武将,不少人都露出了笑容,他们家中子弟都得到封赏,而且赵煦这次封赏极厚,军都正副指挥使,一共封赏了八位,团都正副指挥使封赏二十五位,剩下的五十人全是营都正副指挥使。
按照王行之所写的官员品阶,这群人最差的也是从八品,最高的到了正六品。
其中曹宇、种师中、杨士峰封了从五品武散官,吴长风四人也封了从七品武散官。
封赏之厚,虽不如宋初开国之时,但也是难得一见。
吴长风等人个个面带兴奋,其中出身将门的子弟,他们的父辈同样兴奋。
杨邦仁更是喜极而泣,偷偷的抹着眼泪。
而吕大防、章淳等所有文臣,个个脸上都带着阴郁和无奈。
现在圣旨已下,事情已成定局,他们就是想阻止也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他们对王行之也更加忌惮。
毕竟从封赏来看,今日封赏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只要不是傻子都清楚,这件事是有人在谋划。
而谋划之人,除了王行之外,他们也想不出别人。
但同样,他们也感到不解,王行之状元出身,是最地道的文臣,他们想不明白,王行之为何会帮助武人提高地位。
封赏之后,赵煦又鼓励了众人一番,让所有人休整三天,三天后到禁军履职,重组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