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99章 儒墨并兴,礼爱同彰(3/7)
出一条由内而外、循序渐进的成长路径。

    道家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的理念,则引领修行者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墨家 “兼爱”“非攻” 的思想,启发修行者心怀天下苍生,摒弃争斗与暴力,以平等、博爱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

    法家的思想则注重于规则与秩序的建立,为修行者提供了一种严谨务实、以法治世的智慧,教导修行者认识到规则与秩序在社会运行中的重要性。

    夏先衍也明白了这些《人文经》中单独为这些先贤哲人单开一卷的用意。

    从孟庙灵源之地出来,夏先衍的思绪还在孟子的思想世界中徘徊。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荀子与孟子的纪念之地仅仅相隔约 200 里。这一发现让他不禁感叹,难道这仅仅是历史不经意间留下的巧合吗?

    想来这是历史留给后来者的见证,道不辩不明,孟子与荀子思想通过不断的碰撞,一直照耀这个世界。

    孟言性善启仁心之端,荀主性恶明礼义之化,圣学双峰并峙立,千秋道脉各流辉。

    昔孟轲者,倡性善之说,以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此四端者,若善之萌芽,扩而充之,则可成圣贤之德,养浩然之气,行仁政而王天下,其旨在劝人内省诸己,发乎本心以成善道,故其论多及于义理之性,欲使民明于善性之贵,率性而循礼义。

    荀况则主性恶之论,以人性本恶,生而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若无礼义之约束,必致纷争乱离。故力主劝学以化性起伪,明礼义以矫饰人性,制法度以绳墨群伦,使天下之人皆遵礼义法度,由是而致治世。其学侧重于外铄之教,欲借礼义之化育,使恶者变善,愚者成贤。

    孟荀二子,虽性论殊途,然皆志于斯道,欲解民于倒悬,致天下于大同。

    在邹城待了半天后,一行人到达了曲阜。

    夏先衍带着众人先去了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灵源之地。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坐落于曲阜孔庙孔府东北方向千米开外,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一行人步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巍峨的古城墙遗址,那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