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95章 泱泱齐风 悠悠淄水(6/7)
   田氏代齐后,新生政权有待巩固,需要笼络人才,同时齐国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且统治者思想开放,顺应当时 “养士” 潮流,齐桓公田午为巩固政权、吸引人才,利用旧有学宫形式建立了稷下学宫。

    齐威王在位时进行变法改革,任用邹忌为相国,整顿内政,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打败魏国,稷下学宫适应其政治需要而发展,当时稷下先生已有 72 人之众,还整理成书了《司马兵法》 。

    齐宣王具有统一天下的愿望,大力发展稷下学宫。在政治上给予稷下先生极高地位和荣誉,尊淳于髡等 76 人为 “上大夫”,其余为 “列大夫”,让他们参与政治;生活上给予优厚待遇,为其建造高门大屋并给予俸禄。

    同时,让稷下先生 “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制订了统一的学则《弟子职》。此时稷下学宫成为列国学者荟萃之地和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 。

    齐国继续保持东方强国地位,稷下学宫持续蓬勃发展,稷下学士一度达数千人 。

    后来随着齐国国力衰退,稷下学宫逐渐衰落,公元前 221 年秦国吞并齐国,稷下学宫彻底消亡 。

    稷下学宫在其存在的 150 年间,几乎集中了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学者,如淳于髡、孟轲、荀况等。他们在这里自由议政、聚徒讲学、着书立说,学术思想得以自由交流和发展,先秦百家之学在这里得到充分争鸣,对先秦学术思想的繁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对华夏古代历史、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从稷下学宫灵源之地出来后,沿着齐桓路一直向北,在路尽头就是临淄齐国故城灵源之地。

    临淄齐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齐国的都城。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是齐文化的发祥地。齐国在吸收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淄齐国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桓公台遗址:位于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

    10 号宫殿遗址:位于小城的东北部,中央为战国时期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