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二安,词中龙凤。
在趵突泉夏先衍已经去过了李清照纪念堂(李清照祖籍),而大明湖的则是辛弃疾纪念祠
辛弃疾(1140 年 5 月 28 日 —1207 年 10 月 3 日),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 “苏辛” 。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他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
归宋后,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他曾奏《美芹十论》《九议》等,分析金国形势,为南宋出兵积极谋策,但均未被采纳 。
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粮灾期间主持救荒、兴修水利工程等,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执政卓有成效 。
但因主和派打击,多次被贬官或罢职,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侂胄当政,筹备北伐,辛弃疾一度被起用,但因朝廷军队缺乏训练、装备不全,且辛弃疾举荐不当被调官后迅速被罢免 。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抗金的激情和热血。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抗敌,还在文坛上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
他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典故,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英雄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等,抒发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以及壮志难酬的忧愤。
田园词: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