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真的是特别好的载体,金陵城当中的几处规模宏大的灵源之地,被护城河与秦淮河连接在了一起。
夏先衍在去往钟山灵源之地的路上路过了明故宫灵源之地。金陵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旧称紫禁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那巍峨壮观的宫阙已经不复存在。
夏先衍只得在那静静伫立的遗址公园之中,去寻觅那曾经辉煌的记忆碎片。
他静静地站在这片遗址之上,用心去感受着灵源之中所蕴含的那份属于这座故宫曾经的辉煌与宏大。
每一块残留的城垣,每一尊精美的石雕,每一根坚实的石柱础,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那环绕四周的茂盛绿树和如茵草坪,更是为这沉寂的遗址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与韵味,仿佛在默默见证着那段辉煌岁月的逝去,又似乎在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来领略这份独特的历史沧桑。
金陵明故宫的规模非常庞大,其皇城面积为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为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金陵明故宫的布局遵循了《周礼·考工记》中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原则。皇城周长1023千米,宫城周长345千米,洪武门至承天门两侧为中央官署区,承天门至午门两侧为太庙、社稷坛;前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有文华殿、文楼,西有武英殿、武楼;后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核心,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金陵明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历时二十六年。
金陵故宫开创了皇宫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也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
其建筑形制为燕京故宫所继承,是燕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明故宫作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 54 年,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它记录了洪武大帝登基后的诸多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明初文化。
金陵明故宫逐渐淡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