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展阶段。
清晨一行人就开始出发了,进入庐山,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晨曦初照,山间云雾缭绕,轻纱般的雾气在山谷间穿梭,时隐时现的山峰如同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雅。
行驶在庐山的北山公路上,仿佛穿梭于一幅流动的风景画中。这条蜿蜒曲折的公路,如同一条巨龙般盘绕在山腰之间。
沿途,山峦起伏,层林尽染,绿意盎然中夹杂着渐染秋色的树叶,为这条公路增添了几分色彩。
抬头仰望,云雾缭绕的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山间的谷地,有的似走廊,有的如盆地。牯岭的东谷和西谷,漫山遍野层林尽染,静谧宜人。
如琴湖和芦林湖宛如两颗明珠镶嵌在群峰峻岭之间。如琴湖形似提琴,湖水清澈如镜,湖畔茂林修竹,红叶似火,梧桐鹅黄,水榭亭台,曲桥草堂,尽显高山平湖风光。
芦林湖则被群峰环抱,长桥卧波,当阳光柔和,湖面平静如镜,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山峦清晰地倒影水中,山水相映似画卷。偶尔微风拂过,湖面泛起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条条素绸在水面飘动。
秋天的庐山,别有一番韵味。山上的植被五彩斑斓,葱绿中夹着嫩黄、绛红、赭红和火红,有的灌木叶片冻得紫红,宛如满山铺着玫瑰。
夏先衍一路上欣赏着美景,倒也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地,不愧是人文圣山,整个庐山都化作了一个巨大的灵源。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庐山古今同游,夏先衍脚下的山,是孟浩然在鄱阳湖所见的,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这是释慧远修行的东林寺。
与李白同登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与苏轼一起题诗西林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今所见皆是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灵源之地的灵源不是以某一个灵源为开始向外扩张,而是以多点的方式共同扩张,形成了现在的灵源之地。